当前,在国外无论大型或是中小型体育场馆,无论在建设设计中,或是在管理服务中,都体现出利于所有弱势群体人群参与和享用的倾向。在这些场馆设施里,大都可以看到有专门的盲道,有专门的残疾人售票处、入口处及观众席。对于常人来说,我们还常可看到各种各样的服务导行,各种服务标志,并在醒目的位置标志各种服务处、出现危险时逃离危险的通道,还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帮助寻找座位、指导方向等。这种设计与管理思想认为,人人都有权利欣赏体育、参与体育、分享体育。因此,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也应考虑到不同类型体育人群的体育需求。
在体育发达的国家,早已形成了社会大众体育倾向弱势群体的思想。例如,日本已是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1.25亿人口中,17%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全国共有500多万残疾人。因此,日本政府和社会十分重视老年人和残疾人体育,在各大城市由政府出资建立老年人、伤残人体育服务中心。如大阪市就建有2个是供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的体育中心,其中“大阪市残疾人体育中心”是日本最早建成的残疾人专用体育设施。
注重弱势群体体育设施的设计应当从安全、平坦、通俗易懂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在设计时应当进行细致地考虑,采用在物理上和心理上都令人感到安心的防滑、防碰撞地面材料,如防滑的特殊软质橡胶地砖及表面为凹凸条文状地砖,缓解地砖对腋下拐的撞击;配备便于轮椅通行的平面为圆形的电梯厢、厕所件,部分电梯墙应当采用透明玻璃;紧急疏散安全门指示装置利用音响、电子展示屏、等方式进行紧急报警、疏导。其次,为便于轮椅通行,室内、外的地面应平坦无高差,通往上下层的地面应设置缓坡;尽量将比赛场地设在一层;通往各处的动线应该简单明了;入口大厅内标示设置位置合理,通俗易懂。另外,其他方面也应当作如下考虑:安装防轮椅碰撞的高350mm的不锈钢防护墙板;在厕所或浴室内设置救助装置,并设置冲洗在室外染脏的轮椅轮的装置。
除上述措施之外,体育设施本身也应当针对弱势群体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例如,游泳馆除了设置适用于高龄者的减轻重力负荷的温水泳道以外,还应设置宽2m、水深lm的2条带扶手的残疾人专用步行泳道;宽2m、水深1.5m的3条带残疾车直接进入坡道的残疾车专用泳道等。使普通人通过了解这种特殊设施的建设目的、参与这些特殊活动过程,更加深刻的理解身体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坚定人生的奋斗目标。
总之,体育设施应当力图为弱势群体提供最方便的服务,为他们的相互交流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