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增,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所以,全民健身已经成为目前非常关注的话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不但可以通过健身来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得到乐趣,享受快乐。
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国务院颁发第560号令,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县级以上的政府要把全民健身的事业归纳到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内容中去。并且,把每年的8月8日正式确立为全民健身日。紧接着,在2011年2月25日,国务院有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具体规定了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增加体育锻炼的参与人数,提高全国人民的身体素质,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建立和健全真正服务大众的全民健身的服务体系。当前,由于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和业余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不断减少,亚健康人群与日俱增,患有高血压,血脂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成为普遍现象。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生活质量和贫富等问题的差异,会造成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心理疾病,因此,改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的体育锻炼中,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目前,随着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体育硬件设施的需求与日俱增。通过全国体育场地的第五次普查结果可以看出,学校体育设施占有率为65.6%,而高校体育设施的占有率为3.4%,而这个普查结果是截止2003年12月31日的普查数据,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的普查活动。
在我国,由于全国的三分之二的体育场馆分布在教育系统之内,因此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将成为政府公益行为的重要补充。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使普通大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也构成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青少年的健康体质、社区体育的有序开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体育设施的性质大部分都属于事业单位,缺乏落实体育设施公益性、大众性、普及性的意识,甚至政府也难以保证定期财政补款维护保养,导致很多体育场馆资源年久失修损坏程度比较严重,设备老化,更新改造不力,造成现有的体育设施的大量闲置状态,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所以,积极研究体育资源的利用策略,进一步整合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开发利用,积极运营,在全民健身整体规划下,发挥积极作用。由于我国体育设施的管理受传统事业管理机制的影响较深,运行机制存在的历史问题,不能自觉的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手段和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导致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这也就成为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和范围很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高校体育设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是高校师生从事体育健身项目的活动场所。随着全国广大群众健身活动在全国的有序迅速的开展,对体育设施的不断需求越来越紧迫,所以,高校应该开拓思维,面对社会积极开放体育设施资源,已经成为目前公众体育活动的必然要求。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设施还是依旧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维持现状,只投入不产出,必定影响整个社会事业的整体进程,所以就必须依靠经营管理的手段,为开放体育设施资源创造条件,用以维持体育设施的运营、管理、维修维护等相关费用。构建和完善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内容和标准,积极探索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成为目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